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包括四個階段: 反應期、誘導期、加速期和減速期。水泥漿體的 T1 ( 縱向弛豫時間) 和 T2 ( 橫向弛豫時間) 隨著水化的進行而逐漸減小,其中T1 能夠反映水泥水化的不同階段,對水泥基材料孔結構的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指標: 孔隙率、孔尺度分布和孔比表面積, 常用的方法是壓汞法和氣體吸附法,在研究過程中,這兩種方法均需將樣品進行預先干燥,這很容易導致樣品中的微孔結構遭到破壞,而且不能對同一個樣品進行連續(xù)測試,難以得到孔結構連續(xù)變化的特征。而核磁共振技術可在非破壞條件下,可以連續(xù)測試水泥基材料的孔結構的變化,極大地促進水泥基材料的研究。低場核磁共振是一種正在興起的快速無損檢測技術。具有測試速度快,靈敏度高、無損、綠色等優(yōu)點。麥格邁水泥基材料-土壤-巖芯等多孔介質(zhì)土壤固體有機質(zhì)探測
低場時域核磁共振技術用于土壤中水分的運動機制研究 土壤作為一種包含多中成分:多種礦物質(zhì)、多種有機質(zhì)的復雜非穩(wěn)態(tài)的多孔介質(zhì),其吸水后,水分的滲透機理與典型穩(wěn)態(tài)多孔介質(zhì)中水分的滲透機理相違背,而是先進入大孔,進入微孔則是一個緩慢、漫長的過程,這說明水分與土壤中的部分組分相互作用,從而改變了土壤的微觀結構。典型的解釋是:土壤吸水后,水分與土壤中的有機質(zhì)相互作用,形成“凝膠相”,打開土壤中的微孔系,從而吸水膨脹。但內(nèi)在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。 基于低場時域核磁共振技術,通過對土壤樣品的各個單獨組分(如蒙脫石、腐殖酸)及全土吸水后的弛豫時間測量和分析,得出:土壤中的水分進入微孔之所以是一個緩慢、漫長的過程,主要是因為土壤滲透如有機質(zhì)和礦物顆粒的結合界面、破壞有機質(zhì)和礦物顆粒之間的相互作用,從而使土壤中形成凝膠相,并打開礦物顆粒(蒙脫石粘土)的微孔系的時間較長。 MAGMED-Soil-2260磁共振土壤分析儀,能夠精確、全力的采集土壤樣品中所有孔徑對應的弛豫時間信號,優(yōu)化的軟硬件配置,滿足長時間在線測量要求,重復性好,為土壤中的水分運動機制研究提供一種精確、快速、方便的分析途徑。高精度核磁共振水泥基材料-土壤-巖芯等多孔介質(zhì)檢測原理土壤和巖芯的物理和化學性質(zhì)影響多孔介質(zhì)的性能。
MAG-MED核磁共振分析儀通過弛豫時間長短的測量能夠有效區(qū)分樣品中不同水分含量及比例、樣品中孔徑大小的分布及孔隙變化信息。 土壤、凍土、巖石材料中的自由水、束縛水、不同相態(tài)水。由于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核運動能力差異:束縛水相對自由水其氫原子核運動受到束縛強。固態(tài)水(冰)相較液態(tài)水其氫原子核運動受到的束縛強。所以其弛豫時間存在差異。束縛強的氫原子核弛豫時間短。運動相對自由的氫原子核弛豫長。同理。小孔中水分的氫原子核運動束縛強。弛豫時間短;而大孔中水分的氫原子核運動相對自由。弛豫時間長。
水泥水化反應幾分鐘后,核磁共振縱向弛豫時間分布呈現(xiàn)兩個峰,一個是在100ms附近,反映水泥顆粒周圍自由水的弛豫信息;另一個是在2ms附近,反映水泥凝結之前包裹在絮凝結構中水的弛豫信息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水泥水化進程中極長弛豫時間隨時間的變化呈現(xiàn)出5個階段,正好與水泥水化反應的初始反應、誘 導期、加速期、減速期和穩(wěn)定期相對應。 通過質(zhì)子橫向弛豫來反映白水泥漿體的水化進程,發(fā)現(xiàn)從加水開始15min到200h,水泥漿體水化過程中出現(xiàn)5種不同的自旋質(zhì)子群。研究中用自旋-自旋弛豫時間和信號量百分比來表征不同種類的自旋質(zhì)子群,以此來監(jiān)測水泥漿體的水化進程,觀測研究結果與通過其它途徑測得的結果呈現(xiàn)良好一致性,證明了用核磁共振來研究水泥水化的可靠性。土壤和巖芯在多孔介質(zhì)中起到支撐和穩(wěn)定作用。
對于水泥中的結晶水,主要來自于水泥水化過程的產(chǎn)生的微晶相氫氧化鈣中的羥基信號、鈣礬石中的結晶水信號,其T2弛豫時間非常短~10us左右。常規(guī)的T1-T2測量方法能夠重聚由于化學位移各向異性、潛在的磁場不均勻性以及異核偶極耦合相互作用造成的磁化損失,對于氫氧化鈣中同核偶極耦合作用造成的信號損失無能為力,因此常規(guī)T1-T2測量方法檢測到水泥基材料中的固體信號比較困難。而固體回波可以重聚氫氧化鈣中孤立的1/2自旋對產(chǎn)生的同核偶極耦合作用造成的信號損失,因而可以檢測到水泥基材料中的固體信號。我們將多固體回波序列用于T1-T2弛豫測量,多固體回波序列(圖1)由標準二維弛豫序列結合固體回波組成。目前,該二維脈沖序列測量方法已用于巖芯、礦物等多孔介質(zhì)材料。我們將二維固體脈沖測量方法應用于水泥樣本的研究中,目的是使用低場核磁共振技術獲得更完整的水泥材料中的固體信號。水泥基材料-土壤-巖芯等多孔介質(zhì)分析儀緊扣科研前沿:采用第36屆世界混凝土大會推薦硬件參數(shù)配置。高精度核磁共振水泥基材料-土壤-巖芯等多孔介質(zhì)檢測原理
水泥基材料與土壤、巖芯的相互作用影響多孔介質(zhì)的性能。麥格邁水泥基材料-土壤-巖芯等多孔介質(zhì)土壤固體有機質(zhì)探測
基于低場時域核磁共振技術的土壤潤濕性評價標準的探索 土壤的憎水性是土壤潤濕性差的直接體現(xiàn),通常是由于土壤中的有機物在土壤表層形成一層覆層,從而阻礙水分在土壤中的吸收。 從低場時域核磁共振技術理論來看,土壤潤濕性差主要表現(xiàn)為:土壤的水分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,其橫向弛豫時間(T2)當量通常大于1000ms量級。土壤潤濕性優(yōu)主要表現(xiàn)為:土壤中的水分快速吸收,以束縛水形式存在,其橫向弛豫時間(T2)反演譜圖上有兩個在在1ms-10ms,10ms-100ms當量的譜峰。因此,通過計算其弛豫時間的幾何平均數(shù),即加權平均T2弛豫時間,可定性評價土壤的潤濕性:在土壤樣品中加水后,短時間內(nèi)(幾天)持續(xù)測量其橫向弛豫時間T2,并計算加權平均橫向弛豫時間T2gm,如T2gm大于1000ms,那么該土壤樣品潤濕性差,表現(xiàn)為憎水性;如T2gm小于1000ms,且變化不大,那么該土壤樣品潤濕性好,持水能力強。 MAGMED磁共振土壤分析儀,以其優(yōu)化的場強、探頭系統(tǒng)等硬件配置,功能強大的軟件分析系統(tǒng),可對土壤樣品中的水分信息進行全力精確的測量,可為土壤潤濕性評價分析提供一種高效、快捷、精確分析途徑。麥格邁水泥基材料-土壤-巖芯等多孔介質(zhì)土壤固體有機質(zhì)探測